Fogsight 是一个基于LLM的开源动画引擎,能快速把抽象概念变成带双语旁白和电影级画面的教学或科普动画,还能通过对话调整细节。它用 Python 3.9+ 开发,支持本地部署,能适配企业私有化需求,适合教育、科普、产品演示等场景。

核心功能
- 输入主题直接出动画:比如输入“冒泡排序”或“熵增定律”,Fogsight 会自动生成包含中英文配音的完整教学动画,省去手动制作的麻烦。
- 全流程自动编排:脚本、画面、转场特效等环节都由 ai 自动完成,不需要用户懂动画制作。
- 对话调整细节:通过语言界面(LUI),用户说“加点颜色”或“旁白简单点”,AI 会重新生成符合需求的动画。
安装与使用
安装要求:Python 3.9 及以上,常用浏览器(Chrome/Firefox/Edge),以及大语言模型 API 密钥(推荐 Google Gemini 2.5)。按步骤克隆代码、装依赖、配密钥、启动服务就能本地运行。
使用步骤:
- 在界面输入想生成动画的主题(比如“欧拉定理”);
- 系统自动生成带旁白、镜头脚本和画面的初稿;
- 通过对话提修改需求(如“加慢镜头”“调配色”),AI 实时调整;
- 预览满意后导出视频或嵌入链接,用于课件、社交平台等场景。
常见应用场景
- 教学:老师输入“量子纠缠”等概念,快速生成带通俗旁白的动画,帮学生理解复杂知识;
- 科普:输入“黑洞”等主题,生成带画面的科普视频,适合社交媒体传播;
- 技术培训:企业用它做“区块链原理”等动画,把难懂的技术可视化;
- 个人创作:输入“自由”“时间”等抽象词,生成艺术化动画用于短视频或艺术项目。
技术特点
- 全流程自动化:覆盖剧本生成、画面设计等 12 个环节,不用人工分步操作;
- 多模态输入:支持上传手绘草图当角色参考,或语音描述调整风格;
- 智能优化:用算法实时检查动画逻辑,发现断裂情节会自动补过渡场景;
- 风格多样:内置 200 多种风格(如 2D 水墨、3D 赛博朋克),用关键词就能定制。
优势和局限
- 优势:比传统动画制作快很多(几小时 vs 几周),成本低,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上手,还能边渲染边调整细节。
- 局限:创意可能受训练数据限制,复杂动作(如多角色互动)的肢体细节处理不够精准,生成高质量动画需要性能较强的硬件。
开源项目:https://github.com/fogsightai/fogsight